80年代香港模具企業(yè)生產設備大多是機加工電火花和線切割等常規(guī)設備,設備上多配有電子尺等數顯裝置,銑床多采用臺灣產的可沿兩個面旋轉機頭的立式銑床,銑床上配有電子尺數顯器(x、y軸數顯)。加工方法為坐標數據化加工,工件加工快速準確,裝配時很少再用鉗工修配。銑床的加工方法與數控銑的原理是一樣的,配上一些工裝夾具可以加工2.5D的二次方程曲面。根據加工工藝,圖紙的尺寸標準要采用坐標法標注,圖紙的內容包括結構設計、多種加工方法和工藝。
90年代香港模具企業(yè)開始投入CAD/CAM軟硬件設備,特別是規(guī)模較大的模具企業(yè),基本上實現了計算機管理,模具廠技術進步主要依賴CAD/CAM技術的提高。
目前港資模具企業(yè)的制造水平已上了一個新臺階,較大的模具企業(yè)擁有加工中心和數控銑床10多臺,并建立了計算機站網。CAD/CAM技術的應用已比較普及,工程技術人員對CAD/CAM技術的掌握比較熟煉。從生產計劃、工藝制定,到質檢、庫存、統計等,普遍使用了計算機,公司內各部門可通過計算機網絡共享信息。